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咨询热线

0532-87297099

​国内生猪屠宰设备的发展现状

作者:点击:581 发布时间:2021-04-26

我国是全球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猪肉是我国人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屠宰行业一头连着生猪养殖,一头连着肉品消费,是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生猪产能下降,防控政策和调运政策调整,以及“运猪”向“运肉”转变、农业农村部开展“百日行动”等,都对我国生猪屠宰设备行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影响。根据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体系、农业农村部网站、中国网等发布的数据和信息,同时结合基层调研情况,阐述了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屠宰行业的发展现状。

1,公司数量减少,规模降低,代宰行为所占比例高。

在2015年,我国约有1.22万家生猪屠宰企业,2016年底为1.10万家,2018年底降至9476家,2019年9月进一步降至5005家,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此外,屠宰企业规模较小,5005家屠宰企业中,近2800家规模较小,上年屠宰不足2万头(约56.0%),年屠宰10万头以上的企业仅占12.6%。我国70%以上的猪屠宰设备企业存在代宰现象。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代宰企业逐渐减少,自给自足和混合经营企业逐渐增加。相对于2018年,2019年9月全国生猪屠宰企业自营贸易比重上升3.55百点,混宰行业比重上升4.63百点,代宰行业比重下降8.99百点。

2,生猪供应不足,规模以上企业屠宰量大幅下降。

生猪和能繁母猪生产能力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迅速下降。根据农业农村部4000个监测点提供的信息,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同比继续下降,2019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8.9%,10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1.4%,这是有数据以来的降幅。一般而言,能繁母猪存栏影响到10个月以后的生猪供给,但由于能繁母猪进口量占我国猪肉总产量的比例较小,所以主要依赖当前的生猪供给量和库存量来保证能繁母猪的供应,从而使能繁母猪供给不足的局面在后期仍将持续,猪肉稳定供应保障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中国网发布的数据,2016-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连续增长,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今年新增2.43亿只,比上年增长9.46%。全年生猪出栏1.91亿头,比上年增长21.40%,肉牛出,栏1.91亿头。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某省一家大型屠宰企业由于“缺猪”的实际产能在2019年同比下降80%,尽管每头猪的利润高出50%左右,但企业仍然入不敷出。

3,各省屠宰企业数量较多,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就目前生猪屠宰企业5005家的分布情况来看,四川(984家)、广东(424家)、辽宁(334家)、湖北(312家)、山东(292家)等省份的生猪屠宰企业数量多,共2346家,接近全国的一半。另外,安徽、广东、广西、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西、辽宁、山东、四川、云南和重庆15个省(区、市)的82个县(市)已有超过10家生猪屠宰企业,并以小型屠宰场点为主。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屠宰企业生产条件较差,管理落后,产能过剩,不利于行业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