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宝祥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备案号:
技术支持:青岛青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点击:586 发布时间:2021-04-28
代宰率普遍存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清;目前我国养猪业中中小养猪户和散养户较多,同时居民也有喜食热鲜肉的消费习惯,这为代宰经营模式提供了比较稳定的市场。通过调查,发现多家年屠宰设备百万头以上的企业仍在开展代宰业务,这种情况在南方地区尤其多见。
1,代宰户和屠宰设备企业在代宰经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肉品质量安全责任约束,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发生推诿扯皮现象;同时由于管理落后,代宰经营场所也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场所。
,2,小型屠宰场点多、集中程度低、屠宰技术落后。
农业部公布的5005家生猪屠宰企业中,小型屠宰场点数量占到56.0%,但其2018年屠宰量仅占7%,企业数量和生产能力出现了大幅下滑,屠宰行业仍处于分散竞争阶段。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小型屠宰,场点一周只开1、2次,每次3~4小时,产能严重过剩。另外,小型屠宰场点生产线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甚至存在一刀一锅的手工屠宰模式。其中,广东省90.0%的屠宰企业是乡镇屠宰点,70.0%是小型屠宰点,手工屠宰企业占23.8%。
3,生猪生产能力下降,进口猪肉大量上市,影响屠宰企业的生产。
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的生产能力迅速下降,预计到2019年全年出栏量将下降19.6%。一些养猪场因“无猪可宰”而被迫停产,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猪肉,进口量持续增长,且进口猪肉价格低廉,给国内屠宰企业带来冲击。从2008年的37.33万吨,到2016年的162万吨,我国猪肉进口呈现出高水平并在2017年和2018年保持平稳。从2009年到现在,按当年汇率折算的进口猪肉到岸价与规模以上企业白条肉厂价的价差都在6元以上,2011年达到11.77元,2016年达到11.37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猪肉进口量132.57万吨,同比增长40%以上,预计全年猪肉进口将再创新高。另外,人工、防疫、环保和检测费用的上涨,使屠宰行业进入了高成本时期。同时,高猪肉价格和非洲猪瘟疫情对消费行为的抑制作用,以及储备肉大量投放市场对价格的抑制作用,都对屠宰企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屠宰企业盈利水平逐步下降,一些企业亏损,中小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局。
4,屠宰行业监督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监管工作的需要。
肉质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肉类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屠宰行业监管力量没有得到加强,,特别是2018年机构改革后,许多屠宰监管执法机构转制为农业综合执法,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监管执法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这给屠宰行业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许多县、市还存在着数量过多或自收自支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日常经费保障困难,严重影响了屠宰监管执法的顺利开展。
5,另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31号)要求,各级定点屠宰场要配备足够的官方兽医,但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33万名官方兽医,按照目前生猪屠宰企业的生产
规模估算,现有的官方兽医数量还不能满足屠宰企业配备的要求。与此同时,官方兽医还承担了动物疫病防控、产地检疫等大量工作,使屠宰行业现有的监管能力和监管对象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