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咨询热线

0532-87297099

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屠宰设备实现产能扩张

作者:点击:360 发布时间:2022-07-15

不久前,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了《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议将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作为今明两年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快生猪生产恢复。除了上游养猪外,还要提高屠宰的标准化和规模水平。这要求相关企业通过机械化屠宰引进自动屠宰设备,扩大生产能力。

今年下半年以来,积极出台生猪产能恢复政策,农民养猪意愿上升。此外,继续调控猪肉市场,有利于加快生猪产能恢复。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的数据,国内生猪库存从10月份开始小幅上升,预计未来将保持小幅稳定上升。

此外,加快生猪屠宰机械化进程也有助于促进生猪产能扩张,保护猪肉生产。通过不断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研发,我国生猪屠宰设备在设备性能、运行稳定性、自动化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

与手工屠宰相比,机械化屠宰具有多重优势。首先,屠宰过程更加标准化、标准化,检验项目齐全,避免了猪尸体之间的交叉感染,保证了产品质量。其次,自动屠宰设备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屠宰效率,降低屠宰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此外,目前国内大多数屠宰设备都配备了污水处理设施,减少了废水和废物的排放,绿色环保。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屠宰设备市场发展良好,但仍存在设备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低、能耗高、成套性差等问题。这就要求制造企业提高屠宰设备的技术含量,提高设备的卫生标准和连续生产能力,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和集约化水平,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确保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国内部分企业采用二氧化碳麻醉代替电麻昏迷法,真空采血代替人工放血,悬挂隧道蒸汽热洗代替摆动热猪升级屠宰过程,使屠宰过程更加卫生,确保猪肉新鲜,使其更耐贮存。同时,相关企业也致力于将单一设备控制转化为装配线中央控制的研发,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完整性。

此外,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出台也给屠宰设备行业带来了有利的政策。规划明确指出,食品设备制造业应改变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设备水平低、完整性和稳定性差的现状。畜禽屠宰加工设备制造业应重点开发畜禽真空采血、电刺激、畜禽热蒸汽隧道浸泡和连续脱毛(羽毛)、多站剥皮设备、尸体分裂和在线检测、高湿雾化排酸设备等,实现我国畜禽加工设备的完整和定位。

如今,加快生猪产能恢复已成为保障人民群众“菜篮子”重要行动。屠宰环节的标准化是保护生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此,屠宰企业应引进自动化设备,提高屠宰机械化水平,相关设备制造商需要深入分析国内生猪养殖特点,独立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猪屠宰设备,提高国内屠宰设备的整体水平。